采煤工作面断层构造区域岩性条件较差,易造成断层面附近煤岩体破碎,稳定性差。注浆是加固断层破碎带区域围岩、防止煤壁片帮的有效措施,注浆加固技术是将浆液通过注浆设备注入煤岩体中去,浆液一段时间后固结硬化,形成梳状、网络状结构,把原来破碎松软、不连续的煤体胶结成连续完整的高强受力体,提高煤体的力学性能。
区域治理注浆加固技术
区域治理超前于采煤工作面一定距离实施,区域治理分为静态治理和动态治理两个治理方案,更重要的是,在上述治理方式采取了超前注浆加固治理,这种治理方式还能够在空间上把施工及断层对生产的影响降至**,并在时间上为浆液的凝固提供充足的时间,充分保障了注浆效果,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注浆后由于注浆环境不利于浆液充分凝固,导致当工作面揭露断层时,松软破碎的煤岩体在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下导致工作面出现片帮、冒顶的情况;局部治理在采煤工作面面内实施,局部性的对断层破碎带进行强化治理;区域治理和局部治理结合可以实现分步递进式的对断层破碎带进行治理,能够做到全面、动态、无死角的治理断层。
采用帷幕止浆层、浅孔注浆、中深孔注浆和深孔注浆等多种注浆工艺,其有益效果在于可以逐步、分段的对断层破碎带影响区域进行治理,前一步注浆均形成后一步注浆的止浆层,能够**地实现防止浆液渗漏,提高注浆加固效果。
帷幕止浆层注浆工艺参数选择是根据浆液的扩散半径来确定的,在巷道高度3‑3.5m时,采用两排注浆孔;在巷道高度大于3.5m时,采用三排注浆孔;参数的设置可以满足全断面注浆的需求,能够在整个巷帮形成完整止浆层,为后续注浆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采煤工作面面内浅孔注浆参数选择是根据浆液的扩散半径来确定的。在工作面煤壁高度3‑3.5m时,采用两排注浆孔,且注浆孔呈三花眼布置;在工作面煤壁高度大于3.5m时,施工采用三排注浆孔,且注浆孔呈五花眼布置;参数的设置可以使顶、帮各部分形成一整体,能够大大增强煤壁的抗压能力,使得顶、帮不易掉顶、片帮。
都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