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工作面回采期间发生的采空区自燃事故,根据工作面实际情况,采取了底板岩巷注浆、上下隅角堵漏、采空区充填、局部通风、加快推进度等综合注浆防灭火措施,消除了工作面发火隐患,**了工作面正常生产。
注浆防灭火技术在我国应用得较为普遍,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为治理井下内因火灾的主要措施之一。泥浆能够包裹煤体,其水份有增湿减缓氧化速度,浆流能充填煤体缝隙,起到隔绝漏风阻止氧化作用,按与回采工艺的关系分为随采随灌、采前预灌和采后灌浆三类,对采空区防灭火有积极的作用。
煤矿井下注浆防灭火技术方案
按照先灭火再治理的原则,实施上下隅角堵漏,底板岩巷注浆,采空区注浆防灭火等综合防灭火措施。
考虑到地面注浆很难控制顶板发火的因素,采用底板岩巷打孔注浆与工作面插管注浆进行直接灭火。利用底板岩巷-300北大巷向2808工作面采空区方向施工8个钻孔进行采空区注浆,钻孔间距3m,终孔距下巷15-20m。钻孔打一个封一个,并及时加注防灭火材料MEA,从而达到迅速降温、灭火的目的。
采空区注灭火材料
在底板岩巷注浆的同时,对工作面下安全口以上20m范围内进行插管,插管长度不少于5m,每2m插一根管,对采空区注防灭火材料MEA。其中,浅孔注浆孔深为35m,钻孔Φ42mm,注浆终止压力为1~2MPa;深孔注浆孔深为5~8m,钻孔Φ42mm,注浆终止压力为2~4MPa。插管注防灭火材料后,由通风区向采空区加注防灭火材料进行采空区堵漏,**严密不漏风,降低工作面上、下端风压差,防止采空区内遗煤氧化自燃。工作面施工的钻孔在不进行加注工作时,必须用堵头封死,严防钻孔敞口向采空区漏风。
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若要无自燃危险,必须**工作面的每天回采进度大于0.27-0.98m因此确定2808工作面采空区每天需回采两趟,**回采进度为1.2m/d。
通过在工作面实施均压调节、堵漏等综合防灭火措施后,回风流CO值迅速降到5×10°以下,工作面发火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待-300北大巷底板注浆孔施工结束并完成注浆后,工作面回风流CO浓度降为0,采空区及架间CO指标正常,消除了工作面的自然发火隐患,**了矿井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