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煤矿作业完成后会留下的煤矿采空区,为**施工及后期使用过程的安全稳定,需对该采空区进行注浆加固处理。
采空区治理方案的选择
采空区治理多采用注浆充填法。依靠浆液良好的流动性,能有效充填采空空洞,特别是多个钻孔在经过多个期限次的注浆使得浆液互相搭接、交叉、串插,使采空空洞和围岩裂隙得到填充或胶结加固,从而阻止采空区的冒落变形,使采空治理范围的地基达到稳定,**矿井安全稳定。
采空区注浆站治理方案设计
设计依据的技术标准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注浆技术规程》 (YSJ211-92)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 (JGJ87—92)
注浆充填加固原理
1、通过注浆,能有效地充填采空去空隙,增强岩石密实度,提高岩层的整体刚度,防止塌陷。
2、依靠浆液良好的流动性,对软弱结构面进行充填加固,提高塌陷区的整体固结程度。
3、水泥、粉煤灰浆液凝固后具有一定强度,经过对采空区充填加固,从而阻止采空冒落带的进一步变形,**采空治理范围的地基稳定。
采空区注浆站钻孔布置
钻孔分一般注浆孔和帷幕注浆孔两种类型,帷幕注浆孔间距为5.0m~10.0m,一般注浆孔间距5.0~6.0m。
采空区注浆站浆液
采空区注浆站施工采用水泥粉煤灰浆液。浆液材料主要由水、水泥、粉煤灰组成。
当局部采空区吃浆量较大时,在孔口加一漏斗状的投砂器,用浆液将黄砂带入孔内,投砂时为防止堵孔,应避免在短时间内投入大量的砂,当孔口起压后,不宜投砂注浆。
煤矿采空区回填制浆站施工
对帷幕孔进行灌注,其次进行一般孔注浆。注浆施工采用大间隔施工顺序进行,帷幕孔采用间歇性压力注浆,一般孔采用一次性压力注浆。注浆结束后对剩余钻孔施行注浆,并检验首期注浆效果。对浆液回落的钻孔可采用多次回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