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体开采后,原始应力状态被破坏,会发生突变,矿柱失稳,为**矿井安全生产,要做好矿井采空区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采空区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
1、加强补勘,准确查明采空区和火烧区范围;
2、探明采空区内积水、自燃、有毒有害气体的现状并论证其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安全专项措施,为安全开采提供保障;
3、留设30m的采空区、50m火烧区保护煤柱;
4、矿井生产中要采取有效措施探放采空区积水、瓦斯等有害气体、自燃和采空区冒落情况,加强观察,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避免各类因素给临近工作面及矿井造成灾害;
5、封闭与采空区相通的废弃巷道,以防采空区自然发火;
6、**已有的采空区全密闭,杜绝向采空区漏风。对已发生煤层自燃的采空区,首先将采空区封闭,然后对采空区进行灭火。
7、对于煤层埋深较小的区域,要对顶板及地面设置监测、监控系统,并派专人值守,随时观测采空区及地面的裂隙等情况;
8、巷道对采空区和断层或在其附近开采时,要采取探放水措施,探清其范围及水力联系,并留有足够的安全煤柱,采取“探、防、堵、截、排”综合防治措施,对采空区及老窑的积水要采取及时疏导的办法,确保采掘工作安全;
9、为防止采空区大面积坍塌,采空区设置监测、监控系统,随时监测采空区情况,将技术改造及生产期间的矸石充填采空区。并在地面设置观测站。
10、采空区必须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井上、下对照图上标明,以供矿井安全生产只用。